发布时间:2025-10-17 11:23:03    次浏览
不知何时起,骑友圈儿里流行起一句话 以小舅的感受来说,跟四轮比起来,两轮的各种劣势显而易见,夏天晒成狗,冬天冻成狗下,雨淋成狗,长途累成狗,刮风吹成狗。。。既如是,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入坑而乐此不疲呢?因为▼▼▼ 骑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从A点移到B点的交通行为,而是被骑士们赋予了太多的精神,如注射海洛因一般融入进了血液里是一种装*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今天小舅就跟大家掰开揉碎地唠唠紫金山骑行呐!别说我没用心啊!首先,你得有一辆像样的车!▼▼▼ 其次,上车带盔!上车带盔!上车带盔!最好能跟小舅一样变成条件反射,不戴就觉得不自在,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的头盔永远丢不掉 再次捏…得吃饱,毕竟骑车也是项体力活 然鹅吃饱≠吃撑,小舅真见过那种骑车前怕饿死,吃完快撑死的新骑友阿西吧。。。无语思密达顺便说说带水,其实这是一个”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所有人都知道夏天肯定比冬天带的水多,长途肯定比短途带的水多,新手肯定比老手带的水多.小舅的观点很明确,带你能接受的最少的水,一般50KM左右路程,调整好呼吸和节奏,1瓶脉动足矣 只要不是去那种完全远离人类文明的户外,水源随时可以补给的。很多新手会犯一个低级错误,大口喘气,不仅越骑越口渴,同时还容易蚊虫误入口中(尤其在山上)。关于行装上装,就。。。是上装就行下装,骑行裤最好,没有的话也可以学学小舅,紧缚弹力裤,溜光水滑的那种(参照丝袜)鞋,能跟脚踏紧密咬合(不建议上锁鞋) 车辆检查胎压,不要太足!对!不要太足!尤其下山的时候!很多的山路混有比较颠簸的弹石路面.很有可能爆胎,甚至车轮颠起悬空因为瞬间抱死,落地时直接打滑摔车再者胎压放低会因为身体自重挤压轮胎变形,从而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来提升摩擦力 实践不光出真知,还TM出事故刹车,不管是轴刹(碟刹,罗拉刹,抱刹)还是圈刹(V刹,钳刹,吊刹)行程尽量调的长一点,最好是处在临近抱死的边缘这里小舅狠推BB7,来自万恶的美帝的线碟之王。线性!精准!那手感,谁用谁知道! 最后提前规划好路线,查好天气,老司机们就可以上路飙车了 先上路线图,住在乡下的穷逼表示每每进城好开森呢! 虽说我大蓝鲸空气多堪忧,但一般只要靠山靠水,局部地区空气还是八错滴!另外小舅要跟大家透露一个小secret,如果从灵谷寺路进山可以顺便兜一圈南体院。里面貌似是有一个自行车的赛道场,可惜就是很少对外开放。。。 犹记得小舅我第一次走进南体院的时候,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亏了我是在学校里,不然真要是上山了都找不着个避雨点 话说这是啥场馆来着?羽毛球场,网球场傻傻分不清啊出了南体院就算是正式进山了,以小舅多次的骑行经历来看,貌似能够直接骑到山顶的路线好像就只有从范鸿仙烈士墓向上的一条。其他的要么就是断头路,军事管制,要么就是行人通道,车辆禁行。。。好吧,看来是小舅想多了,能骑上山就不错了 上山了,此处应有自拍…不吹不黑的说啊,骑山还是挺。。。累的连续的上坡路面,小舅认为最要紧的其实是坐垫高度的调整。保证脚踏处于最低点的时候脚窝踩在踏板上把退绷直为佳。太低了,腿一直蜷曲着不好发力,累到肌肉萎缩;太高了,够不着脚踏,同时坐垫会硌得你那啥疼,骑过钢管么建议新手们可以骑一段休息休息,喝喝水,拍拍风景,往往会有额外的惊喜很多时候,半山腰上都会有这样神奇的角度,不偏不倚,将将好 哪怕停下拍拍车,拍拍山路,不也悠哉? 头陀领,算是南京之巅了吧(人为建筑物不算啊) 吼吼吼。。。简直是个lucky boy!白捡一便宜,我能不占吗!能吗!(阴险脸) 虽然从这个地方看过很多次了,但是每每还是觉得小震撼… 话说真的很怀念前一阵子的G20蓝啊~~~瞧这一片白茫茫,原谅小舅能拍成这样已经是尽力了,就差把裤衩给你们了登顶之后干蛤捏?啥也不干!歇着~累吗?貌似也不累了。。。还是那句话,累不累很多时候取决于心态没登顶之前永远都在想:怎么还没到啊~往往就是在这一次次抱怨,但又一次次坚持之后发现,凹~到山顶了。。。我不会跟你们说身边登顶的妹纸欣喜惊叹之余发出了一声”WOW~斯国一!”酥得小舅我直接腿软此时再看看沿途拍的那些花草啥的,你会发现怎么看怎么觉着美! 一朵忧桑的小雏菊 一只红眼睛的飞蛾(细看极恐) 你若盛开,啥虫都来 寂寞开无主,一任群芳妒关于下山切勿强行装*,全须全尾儿的比什么都强!新手尽量多用前刹,后刹辅助。对!多用前刹!对于所有前后轮式车辆来说,前刹可以在最短的行程内起到有效制动的效果!很多人担心会不会从车把立上翻过去,这个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只要坡度不大于45°(100%坡)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网上流传翻车的十之八九都是姿势问题。千万千万不要踩着脚踏直立,更不要前探,尽管很拉风,尽管很舒!最不雅也是自安全的放坡姿势是臀部往车座的后下方靠近,但千万不要直接靠上,脚下得虚着步子,不然一旦颠起来,男人们都懂得。。。碎的跟饺子馅儿似的如果摔车不可避免一定要调整车辆“软着陆”,千万别舍不得车!为保车断胳膊短腿的教训在圈内已经太多太多了。小舅我通勤的菜车放坡时的码表,数据实在寒碜。。。 要是体力允许的话,下山的路上有一处南京的婚纱圣地!除了下雨基本每天都是新人,单身狗们不妨多区去沾沾喜气! 就像利群的广告“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骑行不是比赛,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重要吗?以小舅来说,如果老惦记着这躺多少公里,多少个发卡弯,爬多少个25°坡,那这趟车就不要骑了。骑行本就是一种户外放松,调剂身心的手段,反而是多看看沿途风景,多听听耳边风声,多感受路上见闻,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骑行真的会上瘾!” 结尾小科普给旁友们简单说一说很多新手在放坡是普遍遇到一个问题——压弯所谓压弯其实就是两轮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陡弯,甚至连续的发卡弯时并不是通过旋转把立而是通过身体的弯内倾斜来实现。说起来挺复杂,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就两点。第一,胆子放大。别畏首畏尾,轮胎在干燥的铺装路面上的抓地力远比你想象中的要高得多。第二,顺势而为。别跟车子较劲,能够理解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好处显而易见,重心内侧可以抵消过弯时的离心力,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出现那种被“甩出去”的现象。同时压弯因为车轮侧倾,与地面的接触点会发生横向位移(向内侧),可以有效地减少拐弯半径,在连续转弯时尤为明显。 更多MOON骑行资讯,敬请关注MOON女郎!